400-111-0518
免费体验高顿M云会员课程
金融学课程有感 学习金融最大的收获 关注公众号
2023-03-17 来源:高顿咨询

提到金融,可能不少人脑海中,率先出现的是《华尔街之狼》、《窃听风云》之类电影的场景,动辄上亿的交易,毫不掩饰的物欲,以及各种对传统道德义正辞严的挑战。

对我来说,学习金融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得到某种一夜暴富的捷径(我并不否认,当初进入这个行当时,我也曾希望金融具备这样的魔力),而是能够从本质上,去认清“钱”这样一个即简单又复杂的概念,从而能够更理智、平和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毫无疑问,我们的一生,都在和金钱打交道。

202303171729250153125.jpg

它支付着我们的奶粉、学费、房贷、保险、医药,贯穿生老病死。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位老朋友真实的身份?若果它褪去各种形式的外衣,从硬括或褶皱的钞票中,从信用卡或多或少的额度中,完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主体,那么它会是什么?

首先,钱的第一层含义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它自诞生以来,最广为人知也应用最广的身份。

一方面,它可以量化商品的价值。我们不会说3个梨的价值是4个苹果,而是3个梨要15元。另一方面,钱是一般等价物,万物均可通过其进行互换(假如它们进入商品市场)。如果我们需要3个梨,我们不可能去找4个苹果来换,而是直接用15元从商家手里买过来。

大部分人对钱的理解就停留在第一层含义,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已经足够。但是,如果孔方兄只有这一层身份,我们的经济活动就会仅仅停留在初级的阶段,绝不可能催生出当下如此精致而复杂的金融体系。

钱的第二层含义是,它也可以成为商品本身。

钱成为商品后, 金融世界便有了第一块基石。成为一件商品,必须要有买方和卖方,能交易,能体现价值。“买钱”的人,从金融的角度看,就是流动性的需求方,他们名称,往往是融资方、贷款人。也就是缺钱想要融资的人。“卖钱”的人,从金融的角度看,是流动性的提供方,他们的名称,往往是投资人,借款人。(当然,也有两种角色都扮演的,它们的构成主体,往往就是当下的各色金融机构。)

我们把钱存银行,银行给我们利息。这笔交易除了“钱”外,没有其他商品,证明“钱”本身就是商品。我们是“钱”的卖方,银行是“钱”的买方。因为银行愿意在未来的时间里给我们利息,所以我们愿意借钱给银行。利息,就是钱作为一种商品,最简单的标价。

另外一个角度,假若我们需要钱买房,向银行借款。

我们希望从银行手上得到“钱”这件商品,就需要用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银行不是慈善家,不可能白给我们这一笔,因为这笔款项银行如果不借给我们,而是用作他途,比如说购买债券,在未来是可以得到收益的。所以,我们需要在还钱的基础上,额外给一点好处银行,这个好处不能小于它原本的计划。这个好处,也正正是利息。通过支付一定利息,提前获得未来的现金流,这就诞生了信用交易。

正因信用体系的诞生,我们的经济才迅猛发展。

试想原来,一个商品生产者,比如面包店老板,的供应是有上限的,他只能通过积攒盈利,慢慢地扩大生产,但有了信用体系,他可以快速地扩张规模,购买更多的面粉,雇佣更多的面包师傅,而并不需要以当下的收入做支撑。社会上的面包数量,获得大幅增长,面包价格会下降,人民生活的获得感便会增强。信用体系,是我们经济生活的杠杠,它使得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的扩张,而额外的盈利和收入,又进一步反哺了信用体系的资金。

假如国家与国家之间,以“钱”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那么外汇市场便诞生了。

在金银本制的时代,各国货币的换算不会太脱离背后支撑的贵金属价值,而纸币盛行的当今,外汇的决定机制则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变化,上述情况都说明了,“金钱”的作用,已远远不止商品交换媒介这一原始功能。

随着“金钱”成为商品本身,人类财富的获取、计算、定价、扩张显得愈加抽象复杂,一样东西是否具备价值,成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有人不断追问的问题。

假如我们所说的“价值”,并不包含伦理、道德、文化上的取向,仅仅限定于经济世界本身,那么金融对这个命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必须在未来给你带来现金的流入,如果具备这种特性,那么它便拥有价值,也可以称之为“资产”。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可以作为很多投资决策的依据,大部分外表精巧的财务骗局,其实都经不起这句话的推敲。这也是笔者学习金融以来,收益最深的至理名言。

任何人向你鼓吹某样具有珍贵价值的宝物,或某项一夜暴富的投资计划时,你都可以多问问对方或自己,它能够给我带来现金流吗?什么时候带来?带来多少?有前提条件吗?确定性高吗?和我付出的现金匹配吗?如果这些问题带来的答案都是模糊的,甚至是否定的,那么请千万报以警惕之心。

把这个标准套在各种金融资产上,也会获得很好的启示。

例如,股票它能否带来很好的股利或资本利得?债券未来的本息现金流是否靠谱?一个衍生品,它和底层资产的现金流是否有很强的联系?如果不是,隔多远? 如果你始终秉承着“资产=现金流入”这一铁律,那么很多表面复杂的金融产品,将渐渐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在你眼里愈发清晰。

假以时日,你对于金融资产和交易的触觉,会逐渐敏锐,你的财务决策,会保持质朴的理性。以往那些高深而炫酷的名词,也渐渐变得不那么动听了。你会对任何收益风险不匹配的事情,都带有本能的怀疑。

你也会将金融里学来的知识,泛化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例如对自己的安排。你会发现,在达到财务自由之前,你的主要现金流,都由自己产生。所以,你就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那么,这个资产会折旧吗?估值合理吗?遇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会导致大额减值?或大幅增值?有没有为资产做保值措施,对冲风险(例如保险)?这个资产是否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如果自己是资产,那么负债是什么?以及非常重要的,你要和谁合并资产负债表?(开个玩笑,请忽略,经济因素很重要,但它不是婚姻的全部。)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笔者非常喜欢。“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金融学的好,大抵如此,概莫能外。

定制企业专属培训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所在公司:
  • 课程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