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地精彩绝伦!”
在最近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明显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
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此前,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
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
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
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一次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深入积累下去。
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
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
30岁你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1. 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压力。
而这种压力,更多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如果现在跳了,收入还有没有现在的高?还敢不敢轻易再动?是否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
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
趁你还没背上家庭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2. 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工作实践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
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往往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导致能力与年龄不匹配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就要及早树立危机感,跑步前进了!
3. 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有战略和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个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而如果你的能力永远只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职位上升的可能性也许渺茫~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职位越高,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
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非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如果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是硬伤!所以,要想在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度过30岁这道坎,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1. 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同时也能在这样的积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
2. 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去年曾碰到过这样一个人:7年换了6家公司,按照通常的理解,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算不错的发展水平。
那为什么一个频繁跳槽的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呢?有些人会觉得是运气比别人好,其实不是!
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方向。
只要方向不错,那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
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能力的积累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
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因此,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先不要抱怨,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身,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
身在职场无非要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如果说找准目标是为了积累更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
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仍处于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
1.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与你上司的关系、与你同事的关系等等。与上司关系不好,可能会影响升迁;与同事关系不好,如果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他们的领导,却可能因缺乏“群众基础”而被“架空”。
2. 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
此前遇到过一个朋友,已经近40岁了,会计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
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
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相当普遍的!
关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与一年前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
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3. 树立职业化精神
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精神。
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工作做好!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在没有明确的目标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能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这也是一种积累、修炼的表现。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只会两首空空,什么都得不到!
4. 要有强大的内心
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失良机。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如果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那就一定要变成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进步的永恒法则,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30岁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1. 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为了支撑“专业化”品牌形象,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前面提到的“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步弥补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学习、进修、培训等要提上日程,学会用心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二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去年遇到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或许有些人看来,这个专业,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都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其一是树立了行业内的影响力,其二是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才真正能称得上是属于“自己的知识”。
2.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除了那些对技术十分热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空间,职位上的晋升必不可少。
有些人会说我不愿意成为一个领导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很满足了,那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25岁时,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30岁时也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但当你到了35岁以上的时候,如果还只想做一名基础员工……现实吗?
走上管理者岗位,是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
3. 伴随一家公司,共同成长
没有那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也正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公司,伴随公司一起成长,不仅可以让你对公司的运营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充分体现并发挥你在公司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你的价值会更容易展现出来!你的忠诚度也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
最后借用一下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做的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