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免费体验高顿M云会员课程
风险投资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关注公众号
2017-09-20 来源:高顿

  一、企业风险投资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企业风险投资的概念

  企业的风险投资又被称作创业投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促进行业高科技的产业化发展,以股权资本的形式将资金专门投向存在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并期待成功后能通过股权的转让来获得较高资本的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二)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具有较大风险的投资

  风险投资主要支持的是高新科技、产品的创新,所以在技术、市场、经济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一般而言投资成功率平均只占到30%左右。美国曾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认为:在他们投资的项目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投资非常成功,并取得了高额的回报,有三分之一的投资与投入资金基本持平,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投资几乎是血本无归。但是,面对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很多企业仍将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仍旧吸引着全球各企业的目光。例如:1977年创业的美国的阿普尔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后,一美元的投入就获得了240美元的高收益。可见风险投资的吸引力是多么巨大。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2 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3 缺少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4 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

  三、风险投资的对策

  (一)风险投资有别于一般投资行为和金融运作机制,其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以知识为核心,在完成技术开发后可以实现极低成本的无限复制。国外相关法律对风险投资的有关问题一般都作了专门性规定,如美国成立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并在《1940年投资公司法》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小企业投资法案》,有力地规范和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而在中国,风险投资始终缺少相关的法律作保障,风险投资法律环境并不完善,尤其是知识产权、公司制度、合伙方式等。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使风险投资不敢涉足较大的中、前期项目投资,影响了风险投资公司对技术价值的肯定,也限制了进行企业无形资产运作的空间。我国现有经济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与风险投资运作规则相冲突,需要进一步修改法律体系以适应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目前,《公司法》的修改草案中,取消公司投资限制,新增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用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和股票上市门槛降低等新条例的颁布都将对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二)评价机制需完善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体系带有浓厚的人为色彩,缺乏严肃性、科学性。虽然风险投资公司仍可以找到项目,但蕴含的风险很大。这些公司如果不在体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不能逐步转变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投资、运行市场化方面来,风险投资资金将不能有效地投入高科技产业,或风险投资企业不能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不能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退出机制需完善。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长期地占有或控制被投资企业的股份,而是在投资成功后,通过出售股份或转让股权,取得高额投资回报。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退出通道,这也正是风险投资不同于实业投资的本质特点。风险投资资金应在资本市场上越滚越大,只能进不能出的风险投资市场只能是死路一条。目前风险投资退出有上市、回购、并购、清算等几种方式。以上方式在法律保障和可行性方面均存在问题,风险投资很难适时退出。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全的股票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应该完善国内深、沪两市主板市场,加快发展适宜高新技术风险企业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第二股票市场,使高新技术风险企业能自由地转让产权,保障风险资本的套现和退出,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

  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现状分析

  1.我国本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公司群体

  中创公司成立以后,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的鼓舞下,一些较为发达的省、市等地区也开始尝试着成立各种风险投资公司,其资金也大多由当地政府机关(科委)提供。

  2.风险投资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发展

  由于经济实力和科技基础的差异,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平衡的。资料显示,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项目以及投资额都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和北京等沿海开放地区。它们一方面纷纷制定了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种种条例、法规,一方面加紧营造各种交易市场以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市场支持环境建设。1997年9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宣布组建深圳市科技风险投资顾问公司,同时,深圳将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分为三大系统(即项目系统、资金系统和股权交易系统)和八个子系统。上海和北京自然也不甘落后,针对深圳市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之势,北京市政府推出了6项改革措施,用以推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上海市则依托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国际化、高起点发展风险投资,并建立了目前国内规模**、影响力最强的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市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1月12日,上海市技术产权交易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呈进一步扩大之势,但进入2008年后,现在上海市每月的技术产权交易额就超过10亿元,一年的交易额超过截止2002年的累计交易额。近几年来,上海逐步建立起由产权交易、企业兼并、上市、资产重组等组成的股权转让机制,为风险投资资金多渠道进入和退出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而上海自1998年推出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一揽子政策以来,着眼于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不断强化对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支持,使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气候。据清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经有一批境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上海现有的50多家风险投资管理公司中,中外合资的也已经超过20%,至此,京、沪、深三地的风险投资公司几乎占据着全国总量的70%。

  3.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在内的大量海外风险资本快速进入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扩大,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在内的大量海外风险资本正大量进入我国。1992年,美国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在我国成立,这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成立的中国第一只风险投资基金,成立伊始就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了分公司,着手发展在华业务。1996年,该基金首先进驻北京科利华有限公司。这是家以善于经营教育软件而享誉国内的高科技软件公司,至今发展非常成功。几年之后,在IDG的直接操作下,科利华通过入股上市公司“阿城钢铁”成功实现了在我国主板市场上的买壳上市,IDG也由此得以成功退出,获得了不俗的投资回报率。接着,国际风险投资业的巨头华平投资、INTEL投资、华登国际、日本软银亚洲信息基础设施基金等也纷纷进入中国,2002年以来更是有凯雷投资、祥峰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投资、德丰杰投资、JAFCO集团投资等著名外资风险投资的接踵而至,一时之间,中国俨然成为了国际风险资本的冒险乐园。尤其应该着重关注的是华平投资,这家公司是全球**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有着30多年的历史,直接投资遍布29个国家和地区,涉及450多家公司,旗下先后管理10只风险基金,其管理的直接投资基金高达190亿美元。更可贵的是,与一般过分强调退出的风险资本不同,华平的投资理念中更加提倡创立承受千锤百炼的创新企业,尤其能够经受最严峻的时间考验,其平均投资期达到5年~7年。进入中国以后,华平投资成功地演绎了国内几个经典案例,发挥了应有的示范效应,其中包括:1999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鹰牌控股、提供银行和金融机构应用软件与集成服务的上海华腾软件,2000年3月在纳斯达克市场IPO的亚信,2002年1月在香港创业板公开发行的媒体世纪以及最近追加3700万美元投资的港湾网络等等。而后者更是迄今为止国内创新企业获得的**一笔风险投资。

定制企业专属培训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所在公司:
  • 课程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现在咨询,免费领取试听课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
财税资料
财税资料
会计准则 财税行业资料精选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