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免费体验高顿M云会员课程
会计准则该如何正确的制定模式 关注公众号
2017-08-28 来源:高顿

  安然等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会计准则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间的相互更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全新的以原则为基础或“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并认为此模式是**的。由于受到会计支撑环境的限制,我国还不能完全采用上述模式,但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严格来说,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按照一些评论的观点,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复杂;而原则导向的准则相对要简单、明了,它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原则,执行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职业判断。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被认为是规则导向的,作为对比,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的。

  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完善措施

  1.积极构建财务会计新概念体系

  目前,由于我国财政部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制定的程序上还不够具体、规范、详细,仍然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国家要积极的提高会计准则在制定模式上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进一步的构建起一套有效、切实的会计准则新概念框架体系。并且在它的指导下,及时的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使它能够始终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从而确保我国财务会计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监督机制的建设

  国家要加强对会计准则相关实施情况的管理和监督,积极的构建起一套由非相关准则利害人(例如学术专家等)为主体的监督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准则监督机制,从而确保我国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可行性评估机制,加大对其影响效应的审核评定,从而**限度的约束政府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行为,确保会计准则制定的公平、公正、公开。

  3.扩大会计准则制定中参与人员的代表性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其参与人员大多是来自各个政府部门的学术界的专家,而真正从事会计具体工作的人员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准则的可行性。因此,国家在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中,要注重“接地气”,扩大来自会计实务界的企业一线人员的数量,适当的降低政府官员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行政干预,并加强国家财政部门在宏观上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以及人员的专业性,从而确保会计准则能够真正的满足当前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

  尽管会计国际趋同化己大势所趋,但是学术界的实证研究证明,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并不

  能消除或缩小实务差异,原因就在于我国目前不具备执行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支撑环

  境。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只会使得会计准则的运用面目全非,因为现行国际

  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制定的,而我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经济发育

  还不成熟。

定制企业专属培训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所在公司:
  • 课程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现在咨询,免费领取试听课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
财税资料
财税资料
会计准则 财税行业资料精选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