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免费体验高顿M云会员课程
CFO的时间去哪儿? 关注公众号
2014-06-24 来源:高顿财务培训

  编者按:对于本土CFO而言,其在企业内部角色演进的路径显然与欧美等发达市场有着天差地别,最主要的诱因在于本土企业在GDP高速增长35年的大背景下,其运营规模、管理颗粒度及企业金融成熟度之间的匹配关系较为混杂。在观察“CFO的时间去哪儿?”这样一个大命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采用四分象限的方式对上述的混杂状态进行梳理和切割以定义CFO角色的展开。

  时间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至少有三人是因为研究时间分配,或者说用时间分配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经济学问题而获奖的。

  在巴金森法则中,“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但是对于CFO来说,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并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爱迪斯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所谓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与盛年期,老化阶段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前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正如爱迪斯说的那样:“企业年轻时充满了灵活性,但控制力却不一定总是很强;企业老化时,关系变了,可控性增加了,但灵活性却减少了。”

  对于企业而言,也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扩张期以及衰退期,当然对于衰退期的企业而言更愿意用转型期来表述。对于其中的灵活性和控制性的博弈,财务角色居间少不了辗转腾挪。一方面是公司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是CFO的角色重心,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多的是像一场精彩的双人四步舞。因此《首席财务官》将“夯实基础、能效提升、价值联动和再造优势”作为这一曲“CFO时间去哪儿”舞步的四个节拍,通过对众多处于不同公司生命周期和不同角色重心的CFO的深入访谈,提炼出一个系统性的、可参照的思维导图。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时间分配,在理性上必然是以其预期产生价值的多寡为决策依据的。正在慢慢退出微软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一个人往往高估自己在一年内做到的事情,但却远远低估自己能在十年内做到的事情。”

  我们先看一个CFO时间价值的极端案例——阿里巴巴前CFO蔡崇信(现任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负责集团战略投资)。

  蔡崇信出身于台湾名门世家,相继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哈佛大学MBA和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以纽约Sullivan&Cromwell合伙人身份从事税务法律业务;1994年至1995年,在纽约一家专门从事收购投资的公司Rosecliff Inc.担任副总裁及法律顾问;1995年至1999年,出任北欧地区**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瑞典Wallenberg家族主要投资公司)附属公司Investor Asia Limited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专责该公司亚洲私募基金投资业务。

  1999年6月,在被马云的“芝麻开门”梦想震动之后,当时年薪已达300万港币的这位投行金童以区区500元月薪的身价加盟阿里巴巴。

  上任之初,蔡崇信就挑起大梁——着手筹备公司。有知情者将蔡崇信比作阿里巴巴背后的“隐形英雄”,并且评价正是因为他的到来,才使公司真正规范化运作。尽管蔡崇信在15年的CFO生涯中有着多次成功募资、上市和并购的“高光时刻”,但我们更愿意谈谈这位贯穿了阿里巴巴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再到扩张期等全部过程的马云的“绝对B角”,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初,从夯实财务基础入手,白天工作,晚上给员工补习财务管理知识与资本市场常识。如今蔡崇信以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6%的股权,位列2014香港富豪榜第14位。

  对于本土CFO而言,其在企业内部角色演进的路径显然与欧美等发达市场有着天差地别,最主要的诱因在于本土企业在GDP高速增长35年的大背景下,其运营规模、管理颗粒度及企业金融成熟度之间的匹配关系较为混杂。因此,在观察“CFO的时间去哪儿?”这样一个大命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采用四分象限的方式对上述的混杂状态进行梳理和切割以定义CFO角色的展开。根据《首席财务官》杂志过去10年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将夯实基础、提升能效、价值联动和再造优势四个维度,作为切割CFO工作时间的状态象限。

  虽然上述四个象限对应着CFO角色之于公司价值的含金量不同,但并不意味着CFO能力的高低迥异,更多的是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下的因势而变。让我们再回到蔡崇信这个案例上来,在1999年中踏入当时尚属纯粹草根创业者的阿里巴巴之际,其本身的资历与能力足以带领一家远较阿里巴巴更为成熟且更具规模的公司上市,然而在选择了低位介入以后,蔡崇信的第一选择是撸起袖子从公司规范管理的ABC开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如今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的管理运营状态,仍然不得不叹服蔡崇信为这家极速成长的快公司所搭建的管理底盘之扎实程度。

  所以“CFO的时间去哪儿”之于CFO个人,是一个有关眼光、策略、执行、心态、终身学习等高度综合性的问题,而“CFO的时间去哪儿”之于公司,则是一个有关发展阶段、公司治理、行业生态等多线平行纠缠的研究课题。本文给出的,只能是经过梳理和归纳出的“CFO时间去哪儿”的思考模板,而远非行动模板。

         首席财务官

定制企业专属培训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所在公司:
  • 课程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现在咨询,免费领取试听课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
财税资料
财税资料
会计准则 财税行业资料精选
手机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