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工厂成本分析案例怎么写 如何进行成本分析1111



<p>“成本即利润”,对企业来说,控制好成本,把本来需要支出的部分省下来,实际上就相当于赚到了另一部分利润。因此,成本分析是每个企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家老板非常关注的问题。</p><p>但老师在进驻到企业以后发现,很多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成本管控的时候,更多的是从财务的角度,从结果的角度去关注。譬如,从“财务八大类费用支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去核算、统计企业的成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stark-attachment.pxo.cn/file/202305/202305311704000153186.jpg" title="" alt="202305311704000153186.jpg"/></p><p>从时间维度上,有的企业甚至是以季度、以年为时间单位进行成本分析。实际上,企业的成本分析是每个月、每周、每天都要进行的。</p><p><strong>工厂如何有效进行成本分析呢?本文给你分享如下4个要点:</strong></p><p><strong>1、盈亏平衡点的分析</strong></p><p>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p><p>在制造型企业盈亏平衡点的分析,我们容易忽略对固定成本的分析。比如,固定的厂房、你的土地使用税。当然你可能说厂房是自己买的,但即便是自己买的也要交土地使用税。其实从成本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按照市场的价值去进行成本的统计和分析。</p><p>我曾经调研浙江金华的一家企业,它的厂房很大,绿化面积就有几亩地,那个绿化我们算了一下,它一年哪怕不生产一个产品它也得花费二十几万的成本。这个成本来自于土地使用税以及维护这些绿化的费用。</p><p>制造型企业的固定成本还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包括固定的管理岗位、后勤岗位的成本。例如,保安的成本,你工厂生产或者是不生产,保安就在那里不增不减。</p><p>每个企业首先要有一个盈亏平衡点的概念。比如,我100亩地的厂房,我一个月的产值要达到1000万,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点。总部的管理费用,员工工资等固定费用的平摊才基本上能够持平。如果企业的月产值只有800万,企业就亏损了;如果产值达到1200万,你就在盈亏平衡点以上,企业就盈利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晰的分析,找准企业的盈亏平衡点。</p><p><strong>2、实际生产成本的分析</strong></p><p>很多企业通过计算的方式核算出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如,根据企业总的产值扣除人力成本、原辅料成本等其他费用得出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实际上,企业的有些订单或产品是高附加值的、高利润的,有些产品赢亏基本上平衡,有些产品甚至是亏本的。因此,笼统通过计算的方式得出平均的生产成本是不科学、不合理的。</p><p>我认为,生产实际成本是统计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忽略的地方,那么我们如何通过统计的方式得出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呢?</p><p>每一个订单生产完以后,我们要通过《订单结案分析表》分析这个订单的生产成本。《订单结案分析表》就是在订单完成以后,对这个订单进行复盘,这个订单用了多少原辅材料?超领了多少?损耗了多少?人工费用是多少?品质方面的损失是多少?用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工时?这才是实际的生产成本分析,它以每个订单的核算为基准。统计后,我们发现每一个订单的生产成本是不一样的,它是动态的。</p><p>《订单结案分析表》</p><p>准确、有效的生产实际成本统计对我们的业务指导和企业总体成本的管理有实际的引导作用。</p><p>比如,我们在订单充足的时候,我们可以优选一些附加值高的,利润率高的产品优先生产。我们在做订单量的排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做一款产品A产品,做多少量能够达到盈亏平衡。如果少了,就肯定是亏本的。</p><p>就像我们在进行采购谈价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叫逐步放量法。</p><p>“1万个多少钱?”——“5元/个”;</p><p>“2万个多少钱?”——“4.5元/个”;</p><p>“3万个多少钱?”——“4.2元/个”;</p><p>“5个个呢?”——“还是4.2元/个”。</p><p>询价的时候通过逐步放量法,我们基本确定了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价格。因为我们实际生产,你一个订单生产1万个和5万个,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换模、换线,人员的调配等都需要成本的,而且两者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包装造纸行业,它停机换线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p><p>所以,我们通过实际生产统计分析当中,去得出我们的批量的盈亏平衡点,就可以得出我们实实在在生产成本。</p><p>生产的实际成本是统计出来的,而不是我们去计算出来的。如果你简简单单用我们的BOM的成本,加上人工,加上我们一些的费用,计算出平均成本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做1千个和做1万个,你换10次生产线和你不换线,你上1次机和你上3次及5次机的成本,都是不一样的。</p><p>实际生产成本的分析,就有助于我们对整个订单的结构,对我们业务接单的指导,对我们整个经营战略的分析,起到一个支柱性的指导作用。</p><p><strong>3、实际管理成本的分析</strong></p><p>从管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企业的部门分为作业部门和职能部门。作业部门就是跟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研发部、业务部等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部门。作业部门的实际成本,我们可以通过统计的方式得出,而管理成本作为一种隐性成本,是种看不见的成本。我们该如何核算出企业实际管理成本呢?或者说管理成本去到多少才算合理呢?</p><p>首先,我们要明白职能部门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部门,没有职能部门肯定是不行的,但这个职能部门岗位架构如何设置?人员配置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要关注企业的职能部门费用产值比或职作岗位比。</p><p>我经常讲,我们不要以岗设人,也不要因人设岗,而是要以责任来定岗定编。我发现很多企业的职能部门特别“臃肿”,因为原来在订单业务量非常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多的职能部门辅助生产。但现在业务下滑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海外订单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调整企业的“职作岗位比”。</p><p>什么是“职作岗位比”?就是直接参与生产操作的人员和职能部门不参与操作的人员的比例。一个不直接参与作业的人员,服务多少个直接作业的人员?这个比例我们是要清楚的。这个比例根据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行业可能是1:8;有些行业,比如技术型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它的比例可能是1:3;设备型的企业它可能是1:5。</p><p>我没有办法给到一个标准的比例值,但我们每一个工厂,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有这个概念。</p><p>实际管理成本的分析,它是动态的,需要每周、每个月进行分析。</p><p><strong>4、将成本指标转化成管理指标</strong></p><p>好不容易,我们找到了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我们分析出了企业实际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真正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呢?</p><p>这个就很关键了。我们做成本分析,不要仅仅把结果的数据统计出来就完事了。利润率是多少?材料产值比是多少?人工产值比是多少?我们光有这些数据是没办法将成本分析、成本管理落到实处的。成本管理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将成本指标转化成管理指标。</p><p>比如,我们的材料产值比,我们应该把它转化成账物卡相符率、材料的损耗率、BOM材料产值比。</p><p>从研发到生产过程,到最后成品出货,我们要把成本指标转化成管理指标。因为一线的操作人员或者管理者,你跟他讲材料产值比,跟他影响大吗?不大。但我们把它转化成物料损耗率,那么它是直接跟仓管员和领料员相关的。</p><p>我们讲人工产值比,对个体而言,对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车间来讲,他有那么关心这个指标吗?未必。但我们把它转化成人均产量、品质合格率,就跟每个车间、班组直接相关了。</p><p>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成本指标转化成管理指标。否则我们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的时候,都是结果呈现的数据,你没有办法去做任何的改变了。</p><p>佛家说,“因上用力,果上随缘”,只有在过程当中做好管理,每周、每月都做好了成本分析和管理后,我们才能够在年报当中,在季报当中,产生一个很好的结果性的数据。</p><p>结语:工厂进行成本分析的4个要点:盈亏平衡点的分析;实际生产成本的分析;实际管理成本的分析;将成本指标转化成管理指标。你,学会了吗?</p>
新政系列课程推荐
快速解析国家财税最新政策 咨询热线:400-111-0518
  • 中国会计准则最新调整与实务应用

    个个击破变革真相:解析准则修订亮点,全面了解准则修订背后的深层原因

    把握准则动态:传递会计变化及发展趋势,保持财务知识的时效性

    传授合规实务技巧:评估修订内容可能带来的实务影响,帮助财务人员准确掌握财务合规要求

    全面拓宽财务视野:了解您所不熟知的财务领域,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 金税三期下,房地产建筑业多税种涉税风险分析与应对
    【新政解析】 新政全面盘点解析,了解政策对房地产、 建安企业的影响
    【把握核心】 政策变化牵动税务处理变化,点面结合精细化管理
    【介绍方法】 注重上下游税负链,提供房地产、 建筑企业可思考操作的税务处理经验
    【防控风险】 提供风险管控的思路,提升防范税务风险的能力 
  • 年终税务年终税务安排及汇算清缴核心高风险事项把控

    【与时俱进】梳理2020年新政,迎战第二次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运筹帷幄】预先自查企业涉税事项,明确企业责任与风险

    【紧扣实务】结合企业税务实务,让您了解所有常规纳税调整事项

    【征管视角】国地税合并后,知己知彼提前做好税务稽查应对准备


  • 税收新环境下的税务管理与筹划

    【第一手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深度解析最新国家财税政策,打造灵活多样的税收筹划平台
    【高起点的筹划】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企业整体税务筹划,规避税务管理中的风险
    【前沿方法引入】从思维变化入手,解密税务筹划中的关键点,助力企业降低税务成本
    【丰富案例讲解】结合案例全面理解与掌握几大税种的合理筹划方法与政策应用技巧

索取税务新政系列课程开课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