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降本增效,很多老板对它的认识并不全面。
比如只关注降本,忽略了最重要的是增效;以为降本就是裁员;把降本当成短期行为,没有长期执行......
今天我们分享降本增效5个常见的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踩坑?
1
降低成本,不只是裁员的解决方案
当谈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时,许多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裁员。然而,裁员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方法。
裁员是否适用,取决于企业人力成本的结构。
如果企业资产密集型,裁员可能无济于事。如果人力成本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人力成本就是最大的开销。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从成本结构到业务流程再到现金流,进行全面评估。
如果你的资金账户已经所剩无几,只够维持三个月,那么适度裁员是合理的选择。
然而,如果你的资金账户能够支撑6-12个月,那么你还有许多机会。这时,裁员就不再是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
你可以削减不盈利的产品线,降低各类成本,但最好不要裁员。
因为一旦裁员,整个公司就会心生恐慌,员工们失去安全感,导致士气低落。
结果就是,留下来的员工效率不断下降,客户服务质量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进而导致更大的成本。
人力是资本而非成本,降低成本时,裁员绝非首选之策。
2
看得见的是小钱,看不见的才是大钱
有些企业认为,降本就是削减开支,他们想尽办法省钱。
然而,他们的省钱方式往往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
比如,削减员工福利,扣减年终奖金,取消假期,取消班车,取消食堂......最终,他们得罪了员工,企业效益更是无法提升。
实际上,企业最应该降低的是以下三个隐性成本:
01 沟通成本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猜疑,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领导做出决策,但开会反复沟通无数次,仍然无法落地,这中间浪费了大量成本。
此外,“部门墙”的存在也增加了沟通成本。
02 决策成本
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我亲眼见过许多企业因决策失误而失败,最终一败涂地。
如何提高决策成功率?简单来说,就是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人做出决策。
03 沉没成本
公司的沉没成本首先体现在人员选择上。一旦用错人,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用错了伪高管,损失更为巨大。
其次是盲目拓展业务。创新业务需要试错,而试错必然会产生成本。因此,要学会合理收敛,专注于最能创造价值的领域,实现效益最大化。
看得见的都是小钱,看不见的才是大钱。企业要真正降低成本,要降低看得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看不见的成本。
3
不仅要减法,还要加减乘除
降低成本是一种减法。然而,真正的降本增效并不仅仅局限于减法,而是涉及到加减乘除的全方位考量。
01 什么是加法?
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对客户服务的投入,都是加法。没有畅销产品,没有优质的用户体验,你就无法盈利。
对优秀人才的薪酬投入也是加法,只有让一个人拿到两个人的薪水,干三个人的工作,你才能提高效率。
02 什么是乘法?
德国有句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
通过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OP),好的经验得以沉淀并复制到整个团队;通过共性培训和个性化辅导,提升每个人的能力,使整个组织更具生产力。
好的团队总是能够相互激发,实现乘法效应。
03 什么是除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流程改进提高效率。
举个例子,有的公司经常开会几个小时,却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会议流程。
严格按照七步会议法进行,就能节省时间,极大提升会议效率。
因此,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减法,还要涉及到加减乘除。
4
管理者要做导航仪,而非考勤机
在降本增效的系统工程中,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管理者对于降本增效的理解,仅局限于考勤和绩效管理。
他们每天盯着员工是否迟到,工作是否饱和,最终陷入过度管理的陷阱,得不偿失。
管理者不应该成为考勤机,而应该成为导航仪。
什么意思呢?你不能只关注于细枝末节,而忽视了重点;对下属,你不能只提要求,而忽视了有效的绩效辅导和支持。
管理者的“导航”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确定目标。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你要带领团队走向何方,做什么事情,这非常重要。
因此,在公司战略确定后,你不能只扮演传声筒的角色,而应该扮演转化器的角色,将公司目标转化为团队目标,让每个人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对所要做的事情坚信不疑。
第二,提供方法。确定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
你需要与下属探讨,需要哪些授权、提供哪些资源、给予怎样的支持......你要关注过程,确保下属能够正确地做事,从而取得结果。
提高管理者的效率,是增效的关键。效率从何而来?你是否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你是否将时间花在了最重要的人身上?你是否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
5
事前控制比事后算账更为重要
降本增效不是一个短期策略,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许多企业通常在年底算账时,发现成本上涨、利润下降,于是开始高喊降本增效,裁员、削减成本,然而几个月后形势好转,就不了了之。
事实上,降本增效是一场持久战,而非一场游击战,事前控制远比事后算账更重要。
如何理解呢?不要等到下雨了才去修补漏洞,而是在天晴时就修好屋顶。
这就要求你在平日里就具备财务思维,做好成本控制,保证现金流畅通。
因此,在账上资金充裕时,不要奢侈浪费、盲目投资、拉长战线,而是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具备成本控制的思维,将账目算清楚,只花必要的钱。
稻盛和夫的成功得益于严格控制成本,他常常告诉员工:“即使是拧干毛巾,也能挤出水来”,他要求全员参与成本控制,让员工们成为经营者,思考如何削减冗余成本。
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宣导和引领,让成本控制不再只是老板的事情,让全员自发参与成本控制,而不仅仅是成本控制的对象。
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质上是建立一套从战略到执行的高质量经营系统。
降本增效不仅要自上而下抓,更要自下而上做,唯有全员参与,降本增效才会真正有效。
高顿M云,畅学海量财税课程,体验多维度培训管理功能,点击此处,立即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