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税法相关知识税 税法最全知识点1111



<p><strong>一、纳税义务人</strong></p><p>纳税义务入或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任何一个税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对谁征税的问题,例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增值 税、消费税以及印花税等暂行条例的第一条规定的都是该税种的纳税义务人。</p><p>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和法人是两个相对称的法律概念。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 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基 于法律规定享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的社会组织。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stark-attachment.pxo.cn/file/202302/202302071718170158364.jpg" title="" alt="202302071718170158364.jpg"/></p><p>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按照不同的目的和标准, 还可以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多种详细的分类,这些分类对国家制定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 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自然人可划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 个人,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法人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还可按企业的 不同所有制性质来进行分类等。</p><p>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前者是指虽不 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收取费用时有义务 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例如,出版社代扣作者稿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等。 如果代扣代缴义务人按规定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税务机关将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反之, 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造成应纳税款流失或将已扣缴的税款私自截留挪用、不按时缴 入国库,一经税务机关发现,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 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 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例如,消费税条例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 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委托方应该缴纳的消费税。</p><p><strong>二、征税对象</strong></p><p>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对什么征税,也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又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例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消费税条例所列举的应税消费品,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等。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例如,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税种因征税对象不同、性质不同, 税名也就不同。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 通常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行为等五大类,通常也因此将税收分为相应的五大类即流转税或称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特定行为税等。</p><p>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基本概念: 税目和税基。税目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税:法 要素,下面将单独讨论。而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 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蜇 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 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例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据以计算所得禾兑应纳税额的数量基础, 为所得税的税基。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的性质划分, 有两种基本形态: 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价值形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物理 态包括面积、体积、容积、重量等。以价值形态作为税基, 又称为从价计征, 即按征税对 的货币价值计算,例如,生产销售化妆品应纳消费税税额是由化妆品的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产 生, 其税基为销售收入, 属千从价计征的方法。另一种是从量计征, 例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是由占用土地面积乘以每单&quot;位面积应纳税额计算产生,其 税基为占用土地的面积,属于从量计征的方法。</p><p><strong>三、税目</strong></p><p>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 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设置税目的目的首先是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凡列入税且的即为 应税项目, 未列入税目的, 则不属于应税项目。其次, 划分税目也是贯彻国* 税收调节政策的需要,国家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利润水平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为依据制 高低不同的税率, 以体现不同的税收政策。</p><p>并非所有税种都需规定税目, 有些税种不分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一律按照i果税对象的</p><p>应税数额采用同一税率计征税款,因此一般无须设置税目,例如,企业所得税。有些税种具 体课税对象比较复杂,需要规定税目,例如,消费税,一般都规定有不同的税目。</p><p><strong>四、税率</strong></p><p>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程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p><p>(一)比例税率</p><p>即对同一征税对象, 不分数额大小, 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例如, 我国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在适用 中又可 为三种具体形式:</p><p>1.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p><p>2.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我国现 行税法又分别按产品、行业和地区的不同将差别比例税率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产 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例如, 消费税、关税等;二 是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即对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 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例如,增值税等;三是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 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例如,我国城市维护 建设税等。</p><p>3. 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 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p><p>(二)超额累进税率</p><p>为解释超额累进税率,在此先说明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一般在所 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全额累 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 超过某个级距时, 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p><p>全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简便,但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划分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呈跳跃式递增,甚至会出现税额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p><p>超额累进税率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 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儿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p><p>(三)定额税率</p><p>即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 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等。</p><p>(四)超率累进税率</p><p>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 过一个级距的,对 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目前我国税收体系 中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p><p><strong>五、纳税环节</strong></p><p>纳税环节主要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 环节。例如, 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 、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纳税 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 布情况。例如 ,资 源税分布在资源生产环节,商品 税分布在生产或 流通环节 , 所得税分布在分配环节 等。狭义的纳税环节特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历诸多流 转环节,各环 节都存在销售额, 都可能成为纳税环节。但考虑到税收对经济的 影响、财政收入的需要以及税收征管的能力等因素,国家常常对在商品流转过程中所征税种规定 不同的纳税环节。按照某种税征税环节的多少,可以将税种划分为一次课征制或多次课 征制。</p><p>合理选择纳税环节, 对加强税收征管、有效控制税源、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及时、稳定、可靠, 方便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 灵活机动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具 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p><p><strong>六、纳税期限</strong></p><p>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即纳税时限方面的限定。税法关于纳税 时限的规定,有三个相关概念:</p><p>一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 例如,增值税条例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二是纳税期限, 纳税人每次发生纳税义务后, 不可能马上去缴纳税款 。税法规定了每种税的纳税期限 ,即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例如, 增值税条例规定, 增值税的具体纳税期限分别为 1 日、3 日、5 日、10 日、15 日、1 个月或者 1 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 固定期限纳税的, 可以按次纳税。</p><p>三是缴库期限,即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例 如,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纳税人以 1 个月或者1 个季度为1 个纳税期的, 自期满之日起15 日内申报纳税 ; 以1 日、3 日、5 日、10 日或者 15 日为 1 个纳税期的, 自期满之日起 5日内预缴税款 , 于次月1 日起 15 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p><p><strong>七、纳税地点</strong></p><p>纳税地点主要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 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千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 缴义务人)的具体申报缴纳税收的地方。</p>
新政系列课程推荐
快速解析国家财税最新政策 咨询热线:400-111-0518
  • 中国会计准则最新调整与实务应用

    个个击破变革真相:解析准则修订亮点,全面了解准则修订背后的深层原因

    把握准则动态:传递会计变化及发展趋势,保持财务知识的时效性

    传授合规实务技巧:评估修订内容可能带来的实务影响,帮助财务人员准确掌握财务合规要求

    全面拓宽财务视野:了解您所不熟知的财务领域,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 金税三期下,房地产建筑业多税种涉税风险分析与应对
    【新政解析】 新政全面盘点解析,了解政策对房地产、 建安企业的影响
    【把握核心】 政策变化牵动税务处理变化,点面结合精细化管理
    【介绍方法】 注重上下游税负链,提供房地产、 建筑企业可思考操作的税务处理经验
    【防控风险】 提供风险管控的思路,提升防范税务风险的能力 
  • 年终税务年终税务安排及汇算清缴核心高风险事项把控

    【与时俱进】梳理2020年新政,迎战第二次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运筹帷幄】预先自查企业涉税事项,明确企业责任与风险

    【紧扣实务】结合企业税务实务,让您了解所有常规纳税调整事项

    【征管视角】国地税合并后,知己知彼提前做好税务稽查应对准备


  • 税收新环境下的税务管理与筹划

    【第一手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深度解析最新国家财税政策,打造灵活多样的税收筹划平台
    【高起点的筹划】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企业整体税务筹划,规避税务管理中的风险
    【前沿方法引入】从思维变化入手,解密税务筹划中的关键点,助力企业降低税务成本
    【丰富案例讲解】结合案例全面理解与掌握几大税种的合理筹划方法与政策应用技巧

索取税务新政系列课程开课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