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1-0518
免费体验高顿M云会员课程
IPO“零通过”的另一面:近两月并购重组审核“零否决” 关注公众号
2017-12-06 来源:搜狐财经

  自从证监会新一届发审会成立近一个月以来,IPO审核力度骤增,通过率奇低,甚至史上首次出现“零通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并购重组审核出现“零否决”。

  据证券日报粗略统计,过去两个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的审核通过率为100%。其中,获得无条件通过的数量为12家,远高于有条件通过的数量(8家)。

  相比之下,按照国际金融报的统计数据,证监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上任以来,共审核66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39家获通过,5家暂缓(博拉网络暂缓后二次上会被否),23家被否,通过率仅为59.1%。

  11月29日,发审委对三家企业IPO申请进行审核,三家全部被否。这是证监会发审委历史上第一次零通过的案例。

  受此影响,今年IPO申请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截至12月1日,今年终止审查企业共102家。其中,上交所32家,深交所70家(中小板17家,创业板53家)。

  为何出现“冰与火”现象并存?

  IPO审核与并购重组审核俨然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

  谈及并购重组申请“零否决”,证券日报援引财富证券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欢表示,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由于监管趋严,使得今年上会的项目数量大幅减少;上会的项目经过监管部门的层层审核、反馈,在前期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在这种情形之下,并购重组申请上会的项目能够顺利过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IPO通过率较低,国际金融报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企业通过与否归根究底是企业本身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有:毛利率高于同行企业但缺乏合理解释、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上述常见问题会受到监管层的特别关注。

  在并购重组审核案例中,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包括募集配套资金情况、标的情况以及盈利能力。

  未来监管趋势

  并购重组申请“零否决”是否代表监管层对于这方面的监管持宽容立场了呢?

  赵欢表示,这并不代表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申请的审核放松了。

  经济学家宋清辉在博客中表示,监管层发布的重组新规完善了配套监管措施,强化了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问责力度。监管层对于并购重组尤其是产业方面的整合仍是支持的,只要符合相关规定,收购标的质地优良,依然能够过会。

  IPO审核同样不会放松。新华社上月底发文称,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加强一线监管,加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严格为新股发行质量把关,“明年的IPO审核依然丝毫不会放松”。

  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在出席12月4日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时表示,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今年10月底IPO审核未通过率包括否决约为29%,通过终止和否决一批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净化市场的环境。

定制企业专属培训方案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所在公司:
  • 课程老师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